全球能源需求將在2035年達到頂峰,重塑能源投資格局
· 電氣化及其內在效率將促使人類的能源需求從本世紀三十年代中葉起開始下滑。
· 到2050年,全球能源開支占GDP的比重將減少44%。
· 能源組合實現快速去碳化;煤炭已經飽和,石油將在2023年達到頂峰,天然氣將從2026年開始成為最大的單一能源。到本世紀中葉,可再生能源和化石燃料將在能源供應中平分秋色。
· 盡管我們預測能源轉型的進展迅速,但仍不足以實現降低2?C的氣候目標。只有多種措施并舉,才是全球實現《巴黎協定》宏愿的唯一途徑。
2018年9月10日,倫敦——根據DNV GL的《能源轉型展望》報告,隨著2035年起世界能源需求的下滑,全球能源開支在經濟產出中的比重將快速滑落。造成這種能源需求歷史性改變的原因主要來自電氣化的快速發展及其內在效率。能源組合的去碳化將體現在投資趨勢中,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的投資額將是目前的三倍。相反,化石燃料的開支大約下降三分之一。總體來看,能源支出將明顯減緩,到本世紀中期在GDP中的比重將比現在減少44%。
從工業時代起,經濟增長和能源使用的增長一直并駕齊驅,但這種關系將在2035年解體,屆時能源需求將開始下滑而GDP繼續增長。
“各類企業和政府應該把注意力放在目前正在發生的激烈的能源轉型上來。資金和政策越來越青睞天然氣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系統快速電氣化獲得的效率將超過GDP和人口的增速。這將導致從目前開始只需半代人的時間,世界對能源的需求就將減少”,DNV GL集團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瑞民(Remi Eriksen)表示。“這種轉型是不可阻擋的。去年,可再生能源增加的發電量超過了來自于化石燃料的,信貸資金的流向也反映了這一趨勢。”
化石燃料仍將在我們未來的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雖然其份額將從目前的約80%降至本世紀中葉的50%,另一半則由可再生能源提供。到2026年,天然氣將成為最大單一能源,并在2050年時滿足全球25%的能源需求。石油將在2023年達到頂點,煤炭已經見頂。光伏(占全球能源供應的16%)和風能(占12%)將繼續扮演可再生能源中的主角,滿足絕大多數新增電力需求。
電氣化潮流已經席卷汽車行業。到2027年,歐洲銷售的半數新車將采用電池動力,中國、印度和北美將在5年后達到上述情況。這有助于運輸行業在全球能源需求中的總體份額從27%降至2025年的20%。
能源需求降低也會反映在投資上,其總體支出占全球GDP的百分比將從當前的5.5%降至3.1%。隨著化石燃料將在一個更小的蛋糕中占有更小的份額,其支出將下降約三分之一,僅為2.1萬億美元。這將被三倍增展的可再生能源(2.4萬億美元)和電網開支(1.5萬億美元)抵消。風能和光伏項目也將改變支出的性質,它們與油氣行業相反,往往需要更多的前期資本開支而后期的營運開支較少。
地球的變暖程度將超過《巴黎協定》的2度升溫限值,然而能源轉型的可承受性意味著能為進一步降低碳排放的額外措施籌措到資金。我們并沒有應對氣候變化的萬金油,而必須把能效、可再生能源、碳捕捉和儲存(CCS)等結合起來應對氣候變化。
“我們必須利用能源轉型的可承受性,采取非常措施來打造可持續的未來。雖然距離通過提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碳捕捉和儲存來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仍有一段時間,但我們現在必須行動起來”,艾瑞民認為。
DNV GL服務于可再生能源和油氣行業,《能源轉型展望》報告已經成為未來能源格局中起主導作用的公正聲音。在第二年的版本中,模型得到進一步完善,形成了更大膽的電氣化預測(載體的能源需求為45%,原先為40%),而總體能源需求將小幅上揚(6%)。
能源轉型通過“碳穩健”船舶設計為創新者提供競爭優勢
此外,作為《能源轉型展望》(ETO)報告中的一部分DNV GL還發布了第二版《2050年海事預測》。該預測對海事能源的未來提供了獨立預測,并審視了能源轉型將如何影響航運業。
繼2017年報告后,新版《2050 年海事預測》更側重于航運業的去碳化挑戰。報告分析了航運活動和燃料消耗的近期變化、運輸貨物類型和水平的未來發展情況以及未來的監管、燃料和技術驅動因子。
“去碳化將成為未來幾十年改變海事行業的一大趨勢,特別在新的IMO溫室氣體戰略背景下”,DNV GL海事首席執行官柯努特(Knut Ørbeck-Nilssen)認為,“結合當前和未來的技術與監管趨勢,這意味著我們必須從新的角度審視投資決定。因此,我們建議采用‘碳穩健’方式,以將來的二氧化碳規則和要求為目標,注重靈活性、安全性與長期競爭力。在這一新的框架下,我們希望為可靠的資產決策提供幫助。”
在第一版《海事預測》中,DNV GL介紹了“碳穩健”的船舶概念。2018年預測通過新的模型進一步發展了這一概念,通過設計的收支平衡成本與競爭船隊的船舶進行比較,評估燃料和技術方案。它可以協助海事有關方面評估其船舶和船隊的長期競爭力以及未來的資產可靠性。
運用該模型對多種船舶設計開展的案例研究產生了一些震撼的研究結論,包括投資能效以及把碳足跡降至現有標準以下可以提升船舶整個生命周期的競爭力。該研究還建議,高排船舶的船東可能在2030年和2040年面臨嚴重的市場風險。
“隨著我們距離2050年越來越近,海事行業面臨的不確定性也日益增加。因此,研究未來背景下的監管和技術挑戰與機會變得前所未有的重要,從而確保現有船隊和新造船的長期競爭力”,柯努特說。
據《海事預測》預計,2016-2030年期間以噸-海里計量的海上貿易將增加近三分之一(32%),但在2030-2050年期間增幅僅為5%。該預測基于DNV GL最新的全球模型,在DNV GL《2018年能源轉型展望》中有詳細介紹。該模型包含了全球能源供需以及世界十大地區之內和之間的能源使用與交換。